近期有一档子公差要去办,不远,在距离天津主城区250+公里的滨州市惠民县。详细对比了高铁方案和自驾方案后决定,自驾前往。开哪辆车呢?
油车,宝马 x1 时尚型,无定速巡航,三小时的路程,考虑到此次单枪匹马,非车友会自驾游组织,必定是赶路要紧,而不是游山玩水自在乐呵,选起来有压力。经济角度上来说,时速110公里,百公里8个油,95#汽油5.8元,约70元燃油费。每公里燃油费0.28元。PASS,品牌够,舒适性不够。
我的小元,元EV360,有定速巡航,不过跨城跑起来有压力,来回中间可能要充电两次,因此三小时路程变为五小时路程,时间成本就高了。还不说小元的70kw电机,车速开90还算经济,车速开100,有些高了,车速开110,能耗过高了,开到顶速120的话,那必然要满电出发后再合理的服务区再次充满再出发。PASS,机动性不够。
从公司补贴的角度,新能源车和家用车一公里补贴1.2元,排气量大一些的豪华型车补贴1.4元。这两个选择都让我有些头痛难以抉择。
最近大哥听说比亚迪推出了秦Pro车型付费升级车道保持,免费升级全景全息景象,可自己没时间去升级就把这个事儿交给我了,所以我顺利拿到了大哥的秦Pro EV,先去出差,回来后帮大哥去搞升级。
小元留家里给大哥代步,秦Pro EV我开走了,再回来时就学新姿势了。
# 干净干净,洗车上路
这帅小伙到了外地城市,万一遇上富婆不让回来可怎么办
洗车阿姨正在擦车,我突然点亮龙晶大灯,阿姨为之侧目
# 高速上的姿势:ACC开启,DiLink
早上的一些水汽丝毫不影响,帅就得了。
检查一下胎压等参数,拍照打卡,准备出发。
全息景象的好处是车身下的坑、桩、盖全部现原形,去时还来不及预约。
早晨的城市路况,虽然行走ACC挺好用,不过我还是习惯自己来,突然的起步和刹车令人有些别扭。
智能头灯会在晚间自动调整远近光,城郊非封闭道路,不开启ACC
一方面,边学习边开车,60公里每小时。DiLink大屏,好用。我只听声音就行。
上高速之前,21Km的表显里程实际上我跑了36.4Km,全程多媒体。家里7kw慢充桩,电实,禁跑,虚标,三大关键词。
一直到上高速之前,我车速都没超过100km每小时,表显373km时,我跑出了60km。60除以47,大概是1.28的比例。实际里程和表消耗里程。还不承认虚标?
实际上,到了高速上之后跑了100km/h一段时间后总被超车,我怒加到120定速ACC
这时候我慢慢发现,消耗值开始慢慢变大,50km能耗从12到13一直到了17
剩余50%电量时,跑了196.3,主要是前期城市快速积累的1.28比例,高速上基本背了过来,大概是1比0.8左右了。跟汽车之家编辑们测出来的数据差不多。
1比0.8也不怕,路上该听歌听歌,做什么不用看,直接DiLink呼叫小迪。
PS:全程ACC让人有些困倦,没想到一个小货车并入主路的时候,我没想到旁边的小车居然不顾实线突然插入超车道。还没等我反应,秦Pro一个警报声和一个急刹车,安全距离之后又开始跟车。这是我驾驶这么长时间都没感受过的。心中暗喜,没想到这辆车这么高级,不仅颜值出众,而且主动安全系统这么完备。开始迫不及待回去升级L2级的辅助驾驶了。
由于我很清楚,这种快充技术的,最高效的充电是30%~80%,所以我就说我开到剩余30%电量的时候就开始找充电桩了。
我来到了古城无棣服务区。其实这里也有我们的客户,这家客户呢,正是这次出差去拜访的客户介绍的,如果不是时间仓促,我肯定要顺路过去拜访一下。
近120A的输出电流,很接近封顶值125A需求电流了
国网充电桩这个价格太低了,1.08一度电,大美山东,天下粮仓,电和服务费都便宜。这是后话了,我返程时再对面的服务区没有发现充电桩~~只得去下一个服务区找了,如果是对称配备充电桩不好吗?谁设计的。
充电的时候呢,总会认识一些车友,这位小鹏g3的车主是北京回山东老家中途充电的选手,听他说,在北京排号三年的时间才有了一个新能源指标。我走过去,看看他的需求电流,和我的一对比,发现还是咱们比亚迪的电池安全,充电速度还快。这辆g3的充电效率跟我的比呢,就差很多了。去了一遍厕所,洗了个手,接点热水回来一看,已经到百分之45了。
跟我之前想象当中的场景,去趟卫生间和口水,然后电就充差不多了相比,还是有一些小小的差距,而我在研究APP的时候也发现,如果是即插即充的话会减少2分钟左右的等待。如果是旁边那位女司机的话,我觉得会减少5分钟的等待,一个人驾驶新能源车出来,怎么充电都没学会,家人也真是放心啊。
80%以上的电量之后,电流就下来了,我也不打算等待了。走你~~~~
PS:在这5线城市啊,没有发现特别好的车,只是发现一辆迈腾。自己的车,有时候还跟我较劲,因为我搞不清楚哪里有超速拍照。得到了一个等红灯的间隙,我们两个并排,我等到绿灯一开始运动模式,地板油,一下子车蹿了出去,我感受到了轮胎和地面摩擦的声音,就是那么干干的跟地面摩擦。
也是想起了那句话,一脚下去让你知道什么叫比亚迪。当然这也仅仅是7.9秒0~100的加速度,换了一辆唐DM的话,哼哼。
这次拜访客户虽然说是有口碑相传,不过这家客户的接待人员呢比较年轻,聊了两个多小时,感觉兴趣比较一般,我也就不再逗留,由于晚上还有一份重要文件,所以说找个酒店先把我给处理了,明天一早开车回去先办事,后天一早顶门送车。
# L2辅助驾驶和全息景象升级
在我的脑海深处,我对什么叫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理解是非常深刻的,所以我一早就开车去4s店,准备升级事宜。
没想到我来的太早了,正好碰上经理在店内训话,我安静的看他们装个波一,填个单子交个费,就去喝茶了。我记不得喝了多少杯茶了,反正是没少喝,终于升级完事儿,升级时间在4小时左右。
还了无人烟呢,早起早起,有虫吃。
泊车入位等一等。
赶紧训话,训完话赶紧干活,我这还等着交费呢。
施工过程不让看,只能分享一下升级后的感受。
全息景象令人激动,而车道保持加上ACC巡航就凑成了L2级别的无人驾驶啦。
全息景象,真奇怪,车底下的数字是怎么被探测到的呢。
车道保持也安排上了,说实在的399元的车道保持升级,工时4小时,不贵啊。
来不及了,快充充满,赶紧把充电券用了,不然浪费了。
PS:我不禁被比亚迪的全息景象这项科技惊讶到拖住下巴。确实,当我把车停好以后,在打开车,他既然能够看清车底下的样子,下边也没有眼,他是怎么呈现出来的呢?我十分好奇。全息影像的实用度很高,就比如说我们小区会有一些路桩,还有呢,我们的一些减速带呢,可能会有一些破损的位置,铁钉都露出来了,那我们有了这个就可以完美的避过去。而就我体验了一下车道保持感觉,我们目前的市内的一些道路,画线不是很清晰,所以说呢,有些时候识别起来还是有一些困难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拿出手机快速的回下信息,或者快速的看一下信息,而不至于当手扶着方向盘的时候,下意识的已经发力,导致车偏离了道路。就我们所知L2的辅助驾驶已经是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那么离下一个阶段的无人驾驶还有多远呢?不知道未来这款车还会不会继续跟着升级。
最后的总结:
秦Pro EV500,颜值高,性能棒,而且主动安全的功能齐全,再加上升级的这些功基本使我在城市道路以及跨城道路驾驶感受非常的舒适。622配比的三元锂电的安全及能量密度也做了很好的一个平衡。保持在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充电效率也比较高。
再看一下它的售价,我感觉这辆车也挺适合我的。我也萌生了一个想法,什么时候将小元置换掉了?因为这个DiLink智能网联系统,真是太好用了。同时,如果是在城市道路,在非激烈驾驶的情况下。表显的里程数和实际里程数,大概是1.2系数。如果是跑高速的话,系数就变成了0.8。
这篇实测是用真实的车辆以及城市工况环境跑出来的,大家尽可以进行对比。如果有问题,大家通过留言的方式可以进行互动,因为这款车我看起来也不错,接下来我就看看他后续的版本以及后续的功能是否还会增加一些,不过单就现在的功能来看,对于我的使用场景来说已经非常符合了。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